忘了那裡看過的文章,一位作家說,「自剖」是最難的。

叫一個人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特別是有些人的輕鬆瀟灑,其實是建立在自欺欺人上頭時。

記得有次參加一個類似宗教分享的活動,一位小姐上台開口講了兩句話之後,突然哭了出來。主持人趕緊安慰她,不要緊張;誰知道她回答說:

「我不是緊張,我是被自己難聽的聲音給嚇到了!」

 

玩音樂的人難免會用到錄音,每個人第一次聽到自己錄下的聲音,一定會感覺很不同。有些人會怪錄音機收音效果不好,有些人會覺得那是雜音太多了。其實,自己的聲音,有大部分是透過自己聲帶、喉嚨、頸部、頭部等部位的「血肉、骨頭、結締組織。。。」傳導到自己內耳的接收器官上。混合著從嘴巴發出的聲音所回收的訊號,兩者合成,才是自己平常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

別人聽到的,當然不一樣。就像你心目中的藍色,跟別人所想的藍色,永遠都會有差別。

怎麼樣才能認識真實的自己?

一路探索到現在,其實都還在摸索。孔子自己也說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

其實自己也大略的知道自己是哪塊料,喜歡做什麼樣的事情。我想我這輩子大概很難賺大錢,因為我沒有太強烈的動機在追求財富上;況且,我也是那種很隨性的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我必定要花上一個小時以上,能夠全然專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這點來說,許多種類的工作,就可以排除在外了。

雖然當過業務,也知道怎麼當個好業務,但我想到此為止;自己那有點雞婆的個性,很喜歡分享知識、資訊的習慣,能不能拿來營生?仔細想想,要我一天八個小時說個不停,寫個不停,可能就不是那麼有趣了。寫寫小說、寫寫文章,按照自己的文筆和有限的想像力,恐怕也只能偶爾抒發一下情感與不滿。

東扣西扣的,大概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了,自己還剩下些什麼?

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能談,但樣樣都不精通,也許就是自己當下的寫照吧!能搬的上檯面的,真的不多;學東西比別人快,也許有一點,語言能力稍微好一點,電腦軟硬體都還算清楚,會彈吉他,歌唱的還可以,個性沉穩,凡事三思而後行(其實往往是因為猶豫不決)。不容易與人衝突,樂於配合他人,喜歡團隊運作(但也很需要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一零四和一一一一做的性向測驗,永遠把自己帶向藝術家、產品企劃、醫護人員、社工、餐飲服務。。。

也許吧!但台灣的教育和我所接受的教育、成長環境,並不足以讓我成為這些人。一切重新開始嗎?

這是個好問題。

改變需要勇氣,在這個歲數要改變,需要二十倍的勇氣,而且,往往會被別人當做「意氣用事」。我何嘗不想像迪克牛仔或是楊培安一樣,年過三十才發唱片,但是,他們耕耘多久了?

到頭來,也許只是找個安定的工作,薪水不高卻足以謀生,工作不忙有閒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恐怕這年頭、這景氣,連這點要求都很難滿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