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學-博客來連結

(封面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點選圖片可連結至訂購網頁)

從大學時代起,我就非常喜歡研究 「如何增進學習與讀書效率」「如何做好筆記並靈活運用」 的相關知識。

那個年代這類型的書非常少,我甚至起意要寫一本類似的書籍,但就像我高中時代,也想到要在市面上開一種販賣各種現做飲料的飲料吧,卻在兩年後看到休閒小站已經揭開戰局一樣,後面陸陸續續就有許多相關的書籍被翻譯、引進到台灣來。

歐美的部份,從超級記憶法(mega memory)開始,一路進化到速讀與記憶並重的學習工具書,以及後來逐漸自成一格的心智圖學習法;而格局、文化與台灣更相近的日本,也早就有許多類似的書籍;這幾年,台大教授呂宗昕更推出不少有關考試、讀書的有效學習法,在這邊,我真心的推薦大家,不妨花點時間研讀這一類型的書刊。

不同於歐美學習術的Step by Step,日本人喜歡以相對瑣碎卻細膩的 「身體力行」 法,來描述他們「親身」的所見所得。

這本「快學」,相當的實用而且容易上手,隨便打開書,像魔術師要求路人任選一張樸克牌一般,你都可以感受到該頁內容的奧妙。


舉幾個例子: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讀書」環境的光源必須充足;因此房間的主燈光加上檯燈,就成為念書時的必要配備。我也在其他書刊看到,有學者認為,充足、明亮的燈光可以讓人維持良好的精神。但這本書卻要你關閉周圍的燈光,只留下桌上的檯燈,讓周遭對你的影響降到最低。根據我和家人的親身體驗,確實很棒!對於注意力的集中,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書中另外提到,必須為「讀書」這件事情,賦予明確的意義。我十分認同,而且這也是我求學過程當中,親身的作法。不是每個科目都會讓你「認同」,因為你的偏好、個性,甚至你的家人給你的思維模式,一定會讓你擅長於某些科目,而對其他科目感到吃力。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直到研究所,我才開始掌握到,其實讀書,或是研究學問,最根本的模式都是不變的。

最重要,也是你第一個要做的,其實就是 「確認你讀這本書的目的」 。從小,父親就很強調數學要好,而他總是以他的觀念和強迫式的教法,試著要替我打下基礎。「為了不讓父親有機會教我數學」,我只好努力的把數學學好。這是多年後我自己回頭反省,才發現到的結論。後來我總是擔任班上的數學小老師,即使其實我認為我數學並不是很好,但一路上也從沒帶給我太多的困擾。

其實我真正喜歡的科目,反而是歷史和國文。我喜歡看古人的故事,對照當下的社會,試圖分析古今的不同,和應該調整的作法。國文當中有許多古人的想法與觀念,有的實用,有的抒情,有的文筆精湛,有些深切實用。上了高中,化學這個科目讓我感覺到十分的挫折,即使上了補習班,老師一樣灌輸著許多「死背」卻難以理解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原理。我念書有個習慣,就是一定要知道當中的「邏輯」,並且「認同」,然後就可以很自然的吸收。但是化學卻讓我十分的困擾。

直到有一天到圖書館看到「大學化學用書」,翻了幾頁,看到微觀化學裡頭的各種原子、電子、中子,以及相對應的各種原子軌域,腦中才像大爆炸一般的突然領悟,其實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化學,所謂的「活性」、「酸鹼」、「氧化還原」、「化合物」等等反應與原理,盡在其中。

但是大學聯考我的化學分數卻還是所有科目當中最低的。因為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吸收了跟「考試」無關,或是沒有幫助的事情。但是當時的目的卻是很清晰的,就是「想要了解各種物質之間運作的原理和特性」。這些知識和物質的特性,一直到了我工作以後,都有著相當大的幫助。比方說在食品業,許多罐裝的飲料都會被廠商調整成「偏酸性」的液體,這是為了保存期限的考量;因此,喝多了市面上的飲料,其實就是不斷讓自己的身體偏向酸性。又比方說冷藏品通常可以保存兩個月,冷凍品卻可以放置半年到一年,這是因為溫度對食品內的構成元素(原子),有著降低活性,甚至減緩氧化、細菌反應的效果。

在電子產業半導體製程當中,也有許多利用活性高低來「清洗」掉不要的物質,或是利用物質的活性相對低,來達到「保護」的效果。比方說蝕刻或是曝光的過程,就會利用某些物質在元件上先塗抹好某些希望保留下來的部位,再利用後續的蝕刻或是曝光動作,「吃掉」沒塗抹的部份,最後再將塗抹的部分洗掉,就達到製程中想達到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即使是你不喜歡的科目,你還是可以用「考試得到高分以取得入學資格或是證照」的目的,來強化自己研讀這個科目的動機。因此到後來,學習對我來說便成為一件具備有基本流程、作法的動作,即使是不同的面向、領域,其實作法都大同小異。

再舉書中一個例子,叫做 「全像圖學習法」 。高中時期放學後,總會和一個很要好的同學一起騎單車回家,一面聊天。我們的話題不外乎「武俠小說」、「創作」、「課業」、「人生」等等。有一回突然提到了念書的習慣,對方告訴我,他都是以「圖像」來組織吸收到的學問。我當時的作法,其實跟大多數人,以及書本的編排模式相同,就是按步就班的,按章節的脈絡和順序去思考。那一個剎那,我的左右腦開始相互連結,數學裡的「幾何」和「代數」突然開始一一手牽著手,結合為一。後來不管是學習、解題、記憶,我都會試著用圖形來重複書本上的題綱與內容,同時加強一些重點、補充一些不足之處。

這也是我為什麼非常喜歡用「心智圖法」的原因。對照歐美的學習方式,無論是記憶術,或是速讀術,也都非常強調「影像」與「想像力」的部分。在當兵期間,我曾經在陸軍通訊資訊學校受訓,當時我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大型交換機內的一百零八片功能、名稱、縮寫都不同的電路板,通通給記了下來。後來,還把我記憶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讓我們那一期的同學,幾乎全員拿到證照(前一期不到六成,還造成我們這一期被盯的很慘)。

總之, 學習這件事情,本身就十分值得去「學習」 。如果你還無法掌握學習的關鍵,無法了解自身的學習障礙與限制,那麼這本書,可以是你的第一步。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