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不能讓親身到球場上看比賽的球迷同胞們專美於前,一時興起,我決定也來寫下自己對「棒球」這項競賽、運動的感受與熱愛。

棒球為什麼迷人?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台灣會這麼熱愛棒球?許多的時代背景都能去解釋這些原因,但回歸到球賽本身的基本面,就是我想寫下的理由。


棒球是團隊運動,加上指定打擊的話,一到九棒加上投手、跑壘指導員、運動防護員、總教練、投打教練,光是在場上直接間接參與的人數就超過十人;而背後行政、廣告、設備、球具等種種庶務與行政支援,更需要龐大的資金與必須的人力。

呈現在賽場上的,光鮮亮麗的球衣、球帽、球鞋、球具,滿場的廣告與貼在身上、帽子上的企業標誌,其實都透露著許多資訊。

今天第一回,我就來寫球場上的直接印象。

現場看球,絕對是身為台灣人至少要去感受一次的經驗。最好連季後賽、總冠軍決賽也去體驗過一回,替自己的球隊加油、嘶吼、舞動手中的加油棒,因為擊出全壘打而興奮的揮動雙臂,忘記手中還拿著珍珠奶茶而灑了自己滿頭珍珠。。。

圍著球場一圈的護欄上,總會有許多企業的廣告;這些廣告背後,其實都有很大的行銷考量:廣告的效益好不好?進球場或是在家看棒球的觀眾,是不是這些企業廣告的直接消費者?所以你會見到許多藥商的廣告,跌打酸痛的、消除疲勞的;而熱愛棒球運動的人,多半比較積極、主動、熱愛團隊、注重紀律、力求表現,也因此,往往是消費族群當中的「先期採用者」與「領導者」。

這些人敢用新產品,也樂於推薦和介紹;下次大家進球場,也不妨看看有那些廠商放了廣告。當然啦,球衣上不同位置的企業識別,背後的價錢也是不盡相同,這就像奇摩入口首頁上,或是搜尋引擎裡頭公司或是你個人部落格出現的順序一樣,有高、有低。

記得以前某家電信公司的廣告嗎?「大胖仔,你站哪一邊的?」曾幾何時,菜鳥與老鳥進了演藝圈,而我們再也看不到類似的題材,只因為,廣告公司也認為,台灣的職棒,「生病了」。無論如何,我期待再次看到類似商業廣告的出現,而不僅僅是球員替自己的母企業打廣告。

看臺上的波浪舞,有時候是替球隊的好表現而高興,有時候,是為了替球隊打氣,有時候,更是因為,純粹想玩。雖然放不開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到現場看球,就是要融入現場,就是要揮動你的雙手,放開你的喉嚨,只要不跌下臺階,你要在原地後空翻,也沒有人說你怪。

我很喜歡看兩邊啦啦隊的表現,也總是拿來做比較。打鼓的、吹小喇巴的、揮舞旗幟的、自備道具的,有些球迷還會在自己身上、臉上下功夫;自製海報上的創意,永遠層出不窮,球迷們攜家帶眷,更是把對棒球的熱情傳遞到下一個世代。

啦啦隊的歌曲、主題曲,因隊伍而不同,因為場次而不同,更因為球員而不同。當熟悉的樂聲響起,就像黃俊雄布袋戲一般,聽音樂如見人,不必抬頭望去,就知道現在是誰站上了打擊區。

球迷形形色色,有非常死忠每場必到的,也有偶爾插花卻也熱力十足的。有時候在路上、路邊看到汽車上、貨車上載滿某個球隊的大旗、加油道具,我心裡就會想,「這是某某隊的忠實球迷」,然後對方如果趕時間,我通常都會禮讓他一下。

雖然不是直接參與比賽,但球迷真的是球員們打球的動力。球迷的哭、怒吼、振奮與難過,他們都看在眼裡。而球員的拼勁、執著、認真,球迷也看在眼裡。

一個精采的飛撲,或是失之毫釐的穿越球,對球迷來說,往往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分野;短短兩三個小時之間,球員和球迷都跟著一顆小白球起伏、奮戰,握緊拳頭、秉氣凝神,或扼腕哀嘆,或是振臂高揮。

比賽好看,球迷的表情,也好看。

總冠軍賽彩帶拋下的剎那,絕對不能錯過球迷的表情。勝者歡呼、敗者難過,一樣都是紅了雙眼;抱頭痛哭的,有的是高興,有的是悲傷,相同的,都是放不下的「在乎」與「牽掛」。

日本人說,那叫做「羈絆」。

一百多場的季賽帶入高張力的季後賽之後,往往是滿隊的傷兵、球員滿身的傷;纏上繃帶再戰、黏上脫皮再投、腳跛了等上一壘再換代跑、手傷了就當代跑。。。球員休息室裡的熱切與期盼,不會比場上的人少;這些情感與熱切,你得用心看,才能感受得到。

這樣莫名的「羈絆」,拉起了球員與球迷,也串起了商業與利潤。我是個實際的人,自然非常認同任何活動必須與商業行為相互結合、共存共榮。但是主角是誰、本質是什麼,不能忘卻。球員的拼勁與好表現,球迷的認同與化為實際行動的支持,比賽之外的訓練與努力,串連鼓動親友同學們上球場看比賽的動員,維護球場的工作人員,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小螺絲釘,都是主角,都是關鍵,都是場上看得見、看不見的演員。

就算你坐在家裡看比賽,也是演員之一。收視率決定了球賽轉播業者的廣告收益,你打開電視機,也是挺棒球的表現。也許你在家裡的歡呼球員聽不到,也許你坐在沙發上因為興奮而踹破了桌子球員看不到,但我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就是你爸媽或是你老婆這時候一定會要你重新去買一張新的桌子。

今天第一回,寫到這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