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點上面的圖片,可以連到「林祖媽xxxx」的部落格,很有趣的部落格,大家不妨逛逛,對於這部日劇,該篇文章是採取比較負面的評論。

但對我來說,卻是一部很值得深思的日劇。無意間發現這部日劇時,已經到了尾聲。故事圍繞在一個叫做「教育委員會」的機構,負責溝通與協調「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種種誤會與衝突。

熱愛教育的人,反對「家長是怪獸」這樣的說法,認為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與觀念,造成了家長和老師間,對於教育方式上不同的認定。

就像父母親,或是爸媽與爺爺奶奶隔代之間的教育觀念衝突,同樣的狀況自然也會發生在師長與家長之間;但老師面對的是三、四十個學生,以及正常來說「雙倍」的家長。

先不提劇情,我認為日劇,或者說日本人有一種態度,是我十分敬佩的,就是站出來面對問題、承擔錯誤的責任感。而劇情的編排,通常會有一堆「閃的很乾淨」或是「站的越遠越好」、「等著看好戲」的配角。

這部日劇一直到了最後,並沒有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標準答案」或是作法,即使到了最後一幕,眾人還是被「怪獸行走時的重踩聲」給揪緊了神經。

某一集,家長每個月給女兒兩萬日幣當零用金,吃一定是高級餐廳,穿用的一定是名牌,放學後學英文、小提琴、舞蹈;女兒也很乖巧,成績中上,甚至每一筆花費都會記錄在筆記本上。

有天母親氣沖沖的找老師理論,認為女兒的錢被偷了,要求老師在班級上進行全班搜索;老師自然不會同意,但隔天,家長拿著女兒的筆記本,指出每個月都有一筆兩千日幣的金額沒有寫明「項目」,家長懷疑,同學當中有「霸凌」,要老師與校方負責任,否則就要訴諸媒體。

後來,因為女主角無意間在市區看到那名學生走入一間店面,好奇之餘,重返現場,發現那是一家慈善機構,主要在贊助非洲落後國家的貧童們能夠上學接受教育。小女生也認養了一個跟她同年的非洲女童,卻不敢告訴母親。該集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卻也凸顯了親子之間的溝通不足,反而造成親師之間的誤解。而家長與師長們,也實在小看、輕視了孩子們對自我的主張、高貴的同理心以及更寬闊的世界觀。

反應在台灣的社會,難道不是如此?許多從小被打怕的家長,不希望孩子們在學校受到「任何」的「責罵」,甚至一點點「不公平」的作法,都要鬧上媒體、教評會。身邊許多當老師的同學們,總是有好多的無力感,錯亂的教材與教改方向,來自上級、家長,甚至是社會的壓力與放大檢視,很多老師都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了。

教育的壓力來自於哪裡?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愛比較的心理,有人要求公平,也有人認為自己的孩子更優秀,不該被所謂的假公平給限制住;學生成績不好,是老師教的差,是教材不夠好,是補充資料不夠多,是學校環境太差,是同學素質不佳;有些家長寧願花大把銀子送孩子進貴族學校,為孩子專科請家教,讓孩子學琴學舞學才藝學語言。

老師呢?學生的成績總有好壞,量化的比較下總有排名,一視同仁的教育方式,讓「相對」懂念書會考試的孩子成為績優生,而在其他方面有專長的孩子們,卻……被犧牲在我們偷懶取巧的「一體化評量制度」和「自以為是的標準化教材」當中。上了國中,老師開始被要求成績、升學率,一方面要大量的補充教材,同時又得兼顧進度落後的學生,老師,也很難為。

家長的壓力、老師的壓力,最後落在誰身上?孩子們。願意說出真話的孩子被當做「抗壓力不足」、「難以管教」,那些不願意、不敢說自己壓力大的孩子,躲到自己的世界裡,有爸媽關心的,也許能夠得到協助,但更多單親家庭,或是失去關愛的,他們又會如何?

躲進網路的世界,躲進動漫的虛幻裡,躲到自己的想像中。出了社會,再次被現實給傷害,說是抗壓性不足、不懂團隊的運作、不尊重他人、不懂量入而出、眼中只有自己。

孩子的眼中,到底誰才是怪獸呢?當大人們痛斥韓劇入侵電視八點檔,又何曾聽見孩子們大聲疾呼,「美國與日本卡通全面佔領台灣動漫頻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