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桌上壹杯咖啡,壹罐糖,你不斷的用小湯匙舀起糖放進咖啡裡,等到咖啡超過能夠負荷的量,就會在杯底出現「沈澱物」。

人也是一樣。

我們每天要面對許多例行的事物,還有意外的事情,總是接著一件又一件的大駕光臨。順遂的時候,就像剛煮好的咖啡,半點糖都不加,來著不拒;然後慢慢超過了負荷,精神上有了壓力,連帶身體上也出了問題,不得不看個醫生、休息個幾天,或是找個事情來發洩一下。

偶爾,我們也需要「沈澱」一下。

看看沈澱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是一直逃避著不願意負擔的責任或義務,還是無意間隨口答應的承諾?是過大過多的理想,還是不自量力的想望?

每天,或者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小時;遠離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找一家咖啡廳,或是搬壹張椅子到陽台上,甚至是一個人開車到能夠遠望夜景的路邊。有音樂就聽,有美景就看,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就只是感受著天地,感受著心跳,感受著自己活在當下世界的存在感。

又或者壹張白紙一支筆,想畫就畫,想寫就寫;寫自己,寫夢想,寫過去,寫親人;畫天地、畫閉上眼睛看到的東西、畫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東西。

想像自己是一杯水,慢慢在當中解離出雜質,讓它們結晶、成形、沈澱,然後一一檢視。

有時候,沈澱下來的,未必是雜質,有可能反而是最美好事物的累積與回憶。不管是悲傷的、感動的、難過的、驚喜的,用你自主的思考去解析出來,讓它呈現出來,沈澱下來,找出讓自己感動的要素與片段,想想為什麼讓你這麼難忘,想想還能不能再次重複相同的體驗。

有些美好,只能有一次;有時就因為只能有一次,所以特別美好。

不管是哪一種沈澱,都是一個自我體認、自我省思、自我洗滌的過程。讓你重新面對自己、找到自我,發現真實的想望與讓自己感動的祕密。每個人沈澱的方法都不同,不妨試著去尋找、嘗試--雨中漫步,或是坐在樓梯口發呆;開著沒有節目的電視機放空,或是聽著充滿各種聲音的環境音響發呆。

看見沈澱,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和負荷在哪;分析過沈澱物,才會明白自己的喜惡與偏執。

學會沈澱,生命不會超載、情緒懂得釋放、得失能夠取捨,那麼你自己這杯水,品嚐起來,才會是自己想要的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