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相關新聞回顧
  2. 感性觀點與理性的實務作法
  3. 從需求面出發、尋求全民參與棒球運動的誘因

 

這兩年國際賽當中,中華隊打的並不好,今年的世界經典賽,又連輸兩場,提早打包。也許有人認為,不過是棒球而已,但是一個國家的民心士氣,往往能夠 帶動整體經濟上的積極消費與積極性的投資決策,國家民族主義或許有礙於國際間的交流與互惠,但它往往是一個國家能夠「超越正常進度」而產生「奇蹟」的原動 力。

我先整理幾篇報導,讓大家回顧一下:

淪為亞洲第4 台灣別再當夜郎-中時電子報 記者陳志祥

葉總心情沈重:輸的無話可說-自由時報 記者徐正揚

2連敗中國 球迷哀:國恥日!- 民視新聞王人瑞、郭水城、林青逸、林志鴻綜合報導

誘因不足 導致徵召難-自由時報 記者許明禮

題外話,這次相關的報導當中,以「自由時報」最為全面與深入,從國內反應、球員教練心聲到相關的整理,相對完整,值得後續繼續觀察。


從感性的角度看,這次的中華隊該不該罵?大家要不要對比一下,美國最驕傲的夢幻籃球隊,從來不曾敗北嗎?剛開始的夢幻一、二隊,那種全場壓著對手打的意氣風發,曾幾何時也被一些歐洲、東歐隊伍打的抬不起頭來?美國市場那麼大,球隊那麼多,隊伍內的明星球員也未曾少過,但是比賽的結果呢?

沒有人喜歡輸球,但輸球要輸的值得、有收穫。一次、兩次,好好反省與檢討,作為改善的借鏡和努力的方向。

自由時報許明禮記者標題下的好,「誘因不足」,其實就決定了很多事情。撞球國手吳珈慶「可能」出走新加坡,對方開給他月薪五萬五,培植新生代的球員;近兩年來台灣音樂圈的高手紛紛投奔對岸,造成台灣每次的跨年、國慶晚會上,大牌歌手付之闕如。許多國內的棒球好手紛紛出走日美,追求更好的待遇與知名度。

這很現實,卻是事實。因為「市場」,往往就是一切。沒有幾個人能夠抗拒這種經濟上、市場上的直接考量,而選擇迴護民族、國家的自尊心。阿妹等幾位歌手曾經被冠上「綠色」的形象而遭到對岸打壓,這幾年,不再有藝人敢主動提起政治上的偏向;台灣才兩千三百萬人,就算有一成的人瘋棒球,每人每月給它看上四場球賽好了,用這個方式去計算,收入當然很多,只是,我們沒有那麼多(大)的棒球場。我們反過來算,假設每個月有四場滿場總共四萬人,門票兩百元計算,就是每個月八百萬的入帳,加上廣告贊助,我們能夠養幾支球隊?

回過頭來看,台灣只有棒球嗎?籃球呢?桌球呢?網球呢?其他運動呢?這些難道政府都不應該投資?要怎麼去分配一年就那麼多的預算在各項運動當中?應該傾全國之力去發展兩、三種核心運動項目,還是多元化發展,人人雨露均沾,卻也如散槍打鳥般,「通通有獎,通通不夠爽」?

我熱愛棒球,棒球是我人生第一個接觸的運動;南部小孩的幸福,就是放學後到附近的空地上,找幾個同學、鄰居,就可以打上兩小時的棒球。儘管球經常會鑽到草堆裡而找半天,球棒可能只是路邊撿來的方形木棍,壘包是搬來的石塊,但比起賽來,那加油聲、裁判喊叫的專有名詞,可從沒假過。

但是從理性面看,我卻認為,「棒球」在台灣,如果以商業的角度去分析,用產出和投入的效益來看,其實是相對不合經濟效益的。棒球是團隊運動,而且可能是目前所有國際比賽的團隊運動當中,上場「人數」算多的(英式足球要十五位球員)。因此,一場比賽的表現,或是一個賽事的名次,往往決定於所有球員的共同表現。

換句話說,如果大陸跟台灣一樣瘋棒球,以同樣的環境資源來栽培,我們每養出一個好手,大陸就可以養出五十個以上的好手,這是按人口比例去推算的。幸好,世界各國對於棒球的熱愛,沒有台灣、古巴、日本這幾個國家那麼瘋狂,否則今天台灣哪能在國際上出頭?光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還不夠。一個運動的發展,除了全民的認同與熱愛之外,對應的還有整個環境與資源。氣候適不適合(我相信台灣很難在本土就栽培出國際級的滑雪球員、曲棍球員)、學校的課程與師資的培養、職業運動的發展、各種例行賽事的舉辦與企業回收率(廣告與門票收入)、國際化球員的交流、相關專業人員的培養(教練、轉播、球場維護、球員照顧、經紀人)以及相關的制度規劃(選秀制度、賽制、轉播與廣告競標、球員包裝與行銷)等等。

我經常想,台灣應該拍幾部棒球的好電影,規劃幾部棒球的偶像劇,球員們也應該主動參加各種商業的、非商業的活動。營造一個以棒球為國球的真實氛圍,而不是光喊喊口號就夠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棒球」對應於「台灣核心精神」的共通價值。

 


 

念研究所的時候,一位在職專班的同學,他經營的公司組了一支壘球隊,在地方上企業間的固定賽事上,有著不錯的成績。有次為了參加MBA杯的賽事,找了這支隊伍幫我們磨練比賽經驗。我們這些學生有三分之二剛從部隊退伍,剩下的,也多少都打過棒壘球,不過,依然被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對方依然對我們讚不絕口。為什麼?

因為我們很「拼」。

拼了命要上壘,拼了命要回壘,拼了命加油,拼了命撲球,拼了命追球。整場比賽,就一直聽到對方球員不斷的叮嚀,「要小心!」「別受傷了!」

我們球季、默契都不如人,但是拼勁卻喚起對方對棒球的熱情;而我們,則學到了什麼叫做「尊重」、「默契」、「安全的享受比賽」。

球員的「拼勁」,是可以感動台灣人的對「拼勁」的共同意識的。除此之外,棒球運動的「團結」、球員對教練的「服從」、防守球員對投手的「挺到底」、事前研究對手的「準備功夫」、平常練球鍛鍊的「基礎打底」,這些,都應該在賽事中、賽事外,用各種方式來呈現給社會大眾。這不但是教練、球員的責任,也是媒體、記者、主管機關、政府的責任。

棒球是不是「國球」,其實可以付諸公投;如果是,要不要救,要不要搞大,再去從各方面去思考、分析。要不,乾脆把台灣設定為「世界級投手的搖籃」,或是重新定位我們的棒球球風,「世界最拼命的棒球」、「全球最細膩的棒球」、「速度最快的攻擊式球風」、「最能壓制對方得分的棒球國家」。。。。

當然棒球的戰術多變,為了求勝,沒必要去對自己的棒球風格設限;但上述只是一個方向,臨場比賽,突然改變作風,不也可以得到欺敵之效?

 


 

回到現實。

在台灣打棒球,有沒有前途?

如果你孩子要打棒球,立志當職棒球員,但身高只有一米七十,體能尚可,空有一顆熱誠的心,你會支持他嗎?

如果孩子的學校要組球隊,要求學生放學後要留下來練球,不能參加補習,而且每個月還得花錢購置球鞋、球具,也許你還會考慮;但是等到上了高中,你還會這樣想嗎?

台灣人,其實是很有彈性的,彈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哪邊有眼前的利益,就往哪邊鑽。坦白說這樣的民族個性,很難有長遠的架構和宏大的理想。這次輸了球,沒幾個月,大概也就被遺忘了;然後只要林義傑再拿個幾次超馬冠軍、王建民多幾場勝投、盧彦勳排名再往前躍進,就會又有一股熱潮興起。

所以假設國家沒有拿出一個整體的方向,一個可以衡量設定的目標,比如三年內重奪亞洲第二,五年內打平日本,然後從長計議,開始把現在十幾歲的潛力球員有計劃的訓練、出國觀摩學習、定期集中管訓與淘汰更新,並且承諾給予相當的未來保障(譬如擔任學校教練、保障企業球隊名額、免除兵役、甚至終身享有免稅優惠等等)。其他譬如企業贊助可以抵稅、媒體轉播的廣告收入可以免稅(但相對要求更多資源的投入)、子女參與棒球運動相關支出可以抵稅(甚至享有獎學金、成績優秀可以免試升學),這些,都是可以去創造的制度和作法。

前提就是,要不要搞,值不值得,這件事是否能夠得到多數國人的認同。否則,到時候籃球、網球、排球、桌球都來個比照辦理,台灣就那麼點大,僧多粥少,我看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放諸自然運轉,任其自行淘汰。

否則,任何棒球賽事,對我這棒球有點迷的人,還算不上棒球超級迷的人,頂多就是茶餘飯後的點心,可有可無,勝固欣喜,敗亦無憂。我還得擔心自己的工作沒著落、事情沒做完,棒球新聞,看看就好。像我還願意花時間寫這篇文章的,畢竟不多了。

※2008 0309補充:今天在電視裡頭看到導演「梁修身」與「三立電視台」合作的戲劇「比賽開始」,即將在3/9開始,在各校展開校園試片會,是一部有關棒球的電視劇,熱愛棒球的人,不妨抽空去捧場,相關介紹連結如下:比賽開始。我很喜歡梁導的電視劇,細膩、溫暖,正面思考而貼近現實的生活,不同於那些搞浪漫的偶像劇或是灑狗血的本土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