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連結會帶大家到黃老師的部落格,描述「讀書五力」的意義與重要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盲點,加上跟教學者的溝通「頻率」是否能夠共鳴,造就了個人對「不同科目」上的「上手」或「無力」。
所謂的五力,分別為:觀察創造力、理解力、聯想力、記憶力與創造力。
讀書或學習,就我個人來說,以「動機」為首要。以目的來定義好學習的方向與深度,思考相關的投入成本與資源取得難易,進一步去修正自己的學習過程。
我進一步把五力切割成「六力」,因為在觀察與創造上,我把它視為兩種不同的能力技巧,其中「觀察力」作為資訊或新事物的「輸入」,而「創造力」我把它定義成「輸出」,也就是個人對於知識、經驗,經過內化、融會貫通後,重新產出的觀念、價值觀或是點子。
這邊先大概的對六力進行定義:
觀察力:以五種感官辨知事物全貌的能力;或是對事物詮釋與描述的能力。
理解力:對事物產生認知的能力,或將事物內化為自有思維的能力。
記憶力:深化事物意象的能力,或重現與複製過去學習與認知經驗的能力。
聯想力:在自身記憶內進行提取與組合的能力,面對問題連結自身經驗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歸納力:解構事物相同或相似規律的能力,分辨異同予以劃分歸類的能力。
創造力:萌生全新觀點、結合現有觀點發展新想法的能力;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如下圖:
這六個能力如何運作呢?
首先透過觀察,運用你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來對目標事物進行全面或是局部的感受與體會;你體驗的過程與方式、角度,將會受到你過去學習歷程與習慣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因為新的學習而改變你當下,或是未來的「觀察力」,換句話說,藉由觀察而學習,你的觀察力也同步在成長。
接下來吸收到你的思維當中,這時候你的理解力開始就過去的經驗為底子,開始消化你所「觀察」到的訊息。我曾經思考過,什麼狀況下我會「無法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事物本身對我來講「陌生」的成份相對大,或是我對於該事物的表象「判斷與認知錯誤」而影響我的理解過程。這可以解釋兩件事情,第一,太陌生的東西難以消化,這就好像一本描寫中國歷史的韓文書,就算你很懂中國歷史,但是拿起那本書,因為你對韓文一個字都不懂,你還是拿它沒輒;第二,有時候「懂太多」,反而會形成學習的障礙,就是指這個。
理解力同時受到你「聯想力」、「歸納力」與「記憶力」的影響;過去「記憶」中有助於模擬或類化的經驗,可以協助你理解新事物,好比學過吉他的我,學習鍵盤(keyboard,樂隊鍵盤,不是電腦鍵盤)的時候,以往的和弦音感與樂理讓我花了不到新手十分之一的時間,就可以理解與體會,我只要針對彈奏的指法和技巧去加強就可以了。
同樣的道理,聯想力扮演著「連結」的角色,就像「穿針引線」般的在你的大腦皮質神經網絡當中去「探索與觸摸」相關的經驗與記憶;同時運作的還有你的「歸納力」,它會協助你將兩種事物進行「比對與解析」,找出相同的,判斷出不同的,然後可能你的「聯想力」又再次發揮作用,回到你的記憶當中去尋找相關的線索。
因此我把聯想、歸納、記憶、理解這四個部分,放在一個圓裡頭,那是一個內在思維複雜的資訊交換、交叉過程,連你自己都無法以文字描述的。人腦裡的思維結構,主要是由神經元,和它所形成的神經突觸所構成,大家不妨想像每個人的電腦就是一個神經元,網路就是神經突觸,一個人聯想力、理解力、歸納力的強化,其實就是針對神經元細胞的強化,並且增加突觸的數目與接點。
最後是創造力,我把它定義成內在思維進行後的輸出,雙向的箭頭代表,創造出的東西,甚至是創造的過程,都還是會回饋、反饋到自己內在的思維過程。更甚者,也有可能因此而創造出新的「觀察」方式。有些人總能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因此往往能產生出「不同的想法與作法」,這又是「觀察力」影響到「創造力」產出的反向作用。
整個概念如下圖:
最後,本篇文章相關的心智圖可以從這邊下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