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兩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這篇新聞。
首先就醫療品質的角度來看,這「有可能」會是一種不錯的作法,事實上多年前,法律系也傳出有類似的打算,只吸收各種科系畢業的大學生來擔任律師工作。後者,我十分認同,因為「判是非、斷生死」,往往需要非常全面的理解與生活體驗,加上對情理法的拿捏與立場上的不偏不倚。
因為媒體沒報,所以許多人其實都不清楚,我有位從資訊科系畢業的同學,一心想要從事中醫的工作,卻因為學士後醫的考制改變了,讓他後來無法在兼顧工作的情況下取得醫生資格。
增加年限也好,提高門檻也好,這些變化的背後動機與想法,如果是真的為了提高從醫者的醫療品質與道德良知,那是很好的出發點;但問題就出在,我們的「考制」跟「門檻設定」,究竟是「篩選」了「會考試擅讀書」的人,還是「有熱誠有理想」的人?
這來到另一個角度,勞力市場需求與供給,決定「勞務提供者」的薪資水準。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勞務就像商品,價格(薪資)往往決定於供需之間的平衡,有些工作也許不怎麼被大眾所尊重,卻因為做的人稀少,薪資一樣很高,點選下圖可以連到該篇新聞,這是替馬匹打上馬蹄的工作,月入八到十萬,不比醫生差多少。
我大學畢業的那年聽醫科的同學說,全台灣每年有八百多位醫學系社會新鮮人投入醫療界,試想自己畢業的電機系一年有多少人投入職場?一找資料,不得了,全台灣公私立大學幾乎都有電機系,如果再加上四技、二專、研究所以及國外回來的,會有多少?
我查了教育部的網頁,光大學部分,就有26所大學有電機系,而且最普遍的編制是兩班(一百人);加上細分組別的學校(譬如系統組、通訊組等),就有32所大學,以每個學校一百人粗估,就有3200人,是醫學系的四倍以上!這還不包括學院與科技大學的數目,如果包含在內,我推估要破萬了。
大家可以再看看這篇報導,跟我說的供需其實異曲同工:
更可怕的是,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就讀大學的學生人數,從88學年度的47萬多人,已經成長到97學年度的一百萬零六千多人!問題是,比起十年前,我們的產業「容量」有增加一倍嗎?這麼多電機系、這麼多人想要念電機,可看見了什麼統計資料或是趨勢?
沒有!
一個懵懂的高中生能看到什麼趨勢?可以的話,台灣早就出現好幾家微軟或是甲骨文了。家長呢?我相信有,而他們必然也做了自己認為合適的道路,不是尊重孩子的意願,就是參考當下的就業市場,或者,就是聽學校老師建議、隔壁老王的道聽塗說,基本上,我不會認為有太大的不同。
林百里建議學生要考慮轉系,其實我還真的做過這種動作,大二那年因為志趣不合,辦了休學,也找了經濟系的系主任談;當時老師建議我,「電機系你還是好好念下去,其他的科系對你來說,不會太困難,你可以選擇修輔系,或是畢業後再報考其他科系的研究所,才是比較好的走法。」
所以,後來念了企管所,也「至少」勉強符合自己的部分志趣;但弔詭的是,我們的政府、教育主管單位,從來只知道「統計」現在有多少學生、多少科系、多少學校,卻沒聽說有去「觀察分析」目前的「勞動市場趨勢」、「產業變化」,以及產業界「人力需求的數量與內容」是否和現行教育能夠密切結合。
我是個寧可相信自己努力也不願依賴政府的人(不過話說回來,卻也比一般人懂得利用政府資源,反正稅金沒少繳過),但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責任,我卻不得不說,政府要負很大的責任。
雖然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但轉來轉去,有沒有轉對方向,有沒有對時機,往往適得其反。這陣子找工作,有許多打來要你去面試的,超過七成以上都是被我認定「不正當」或是「拼命亂找人壯大自己業績」的行業,這點讓人十分生氣,我會另外寫一篇來描述。
總結這個標題,我不過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真的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志趣,或者退而求其次,找到自己相對能發揮,而市場需求與供給還算沒有嚴重失衡的產業;有機會大家可以跑一趟四川成都火車站,看看站前廣場那將近一萬人的「棒棒軍」,台灣俗稱「挑夫」,專門幫旅客遊客「扛行李」的。第一次到成都的人,恐怕會以為一出站就被丐幫給包圍了了吧!(下圖:大陸拍的棒棒軍影集)
最後,還有一點也要請大家仔細觀察的,就是目前許多制度的設定、門檻的提高,究竟是為了「提高人力素質」,還是為了排擠「新進」,保障「既得利益」者的工作收入與地位,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日後必然會有許多的衝突和對立;而人也是活的,就算你永遠考不上中餐甲級證照,你一樣可以開餐廳、展理想、賺大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