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塞爆 路政司:塞車也是幸福 by 中時電子報
塞車是幸福!? 綠委:台灣人民應罷免這種政府!by NowNews
塞車是幸福 交通部:原意不是此 鄭重道歉 by 中廣新聞網
其實每次的連續假期,高公局和交通部一定都做了相關的強化措施。景氣回升反應在民眾的出遊上,這是事實,官員們的感嘆並不是真的「不知民間疾苦」,只是說話不小心,就會挨罵。
不管罵人的、被罵的,民眾應該也老早就習慣了;接連上演的民代罵官員、媒體名嘴秀、觀眾call-in,都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戲碼。這是台灣政治生態的無限循環,循環之外,卻永遠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氾濫成災的口水。
追本溯源,台灣需不需要更多的馬路?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的大眾捷運系統還有改良的空間,民眾們使用考量交通成本的思維也要再加強,這會認為這才是政府、民間應該努力的方向。
交通成本不能只考慮便利性,相對的時間成本、停車成本、精神付出成本等等,許多只要事先規劃得宜,都可以省下許多麻煩。預先安排好同行車、回頭車,或是多利用套裝的行程、旅館提供的接駁車、錯開多數人的旅遊行程等等,都能有效降低各種成本,提高旅遊效益。
從這邊的需求去創造供給,自然就會有商家、民間企業開始注意到商機,開始提供非尖峰時段的服務,甚至降價來吸引更多消費者採取「非假日」、「非離峰」旅遊(返鄉)活動。
沒必要為了一年當中最多五、到六次的連續假期,多蓋一條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這是大家應該都認同的觀念。只是某些地區的交通瓶頸,確實也應該加以調節、改善;現在許多路口都有監視器,真要做的話,也可以利用監視畫面來進行流量與塞車時間的統計,針對比較嚴重、使用性較高的路段來進行優先處理。
大眾捷運系統的優化,以及改變民眾使用交通工具的觀念,也要再加強;這些都喊了好幾十年了,相關的作法不是沒有,只是很多都沒有落實,或是流於搶短線、打政績,甚至換個首長就通通改了。
反正政府怎麼做、怎麼說,一定會有人跳出來批評;批評之餘,我們老百姓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去改變。哪天這些反對黨民代、媒體、政客們,也許也會比較清醒些,知道光批評不建議,不是正確的作法。
「好好跟全體大眾學學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