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網路剛剛在台灣興起時,電腦還沒有像現在的使用者介面,開啟電腦完成後看到的,通常是一個「C:」,還帶著一個閃爍著的游標。當時最流行的大眾論壇叫做BBS,鼎盛時期,連要登入都會因為人數過多而無法登入。

筆戰當時就有了,更因為匿名,言語上十分的激烈、直接、不假顏色。

新聞當中的例子,記者的寫法,其實比較偏袒消費者,這往往是常態;大多數人都是消費者,很少自己當過餐廳老闆,也因此思考模式就會落在消費者這一端。

連記者也不例外,我不知道這位記者有沒有親自跑一趟這家餐廳,親自去試吃過,或是多問問幾個店裡的客人,感受如何?

網友們呢?是不是都親自去過了,真的覺得確實不怎麼樣?如果是,那麼這家餐廳的業者,恐怕就應該先檢討自己的餐點與服務態度;但相對的,如果業者本身非常用心、努力,用料很好,服務訓練也要求的很嚴格,卻被少數惡意,或是剛好標準比較高的部落客給批判的很糟糕,我想任誰都會感覺「很受傷」。

只是,「受傷」之餘,有沒有真正自我檢討過?如此激烈的反應,能夠真正挽回店家的商譽嗎?這些,其實更值得思考。

回到網友以及部落客這邊,我想這篇新聞更應該指出一點,就是「對自我言論負責任」的態度。

古人說「世風日下」,我覺得目前的狀況恐怕也不遑多讓了。努力、嚴謹、負責的人大有人在,但我們周遭卻一直充斥著種種不負責任的批判、口水、謠言、影射、抹黑、扭曲。

政治上的惡意重傷、藝能界永遠傳不完的誹聞、隔壁鄰居小明的二伯父生的女兒其實是對面鄰居王先生在外面跟兩條街坊以外李寡婦留下的種卻因緣際會而變成了………

有時候聊聊八卦的確給生活帶了許多調劑,只是聽與說之間,信與傳遞之間,有沒有我們的過濾、思考、判斷和道義?我想,多數人都會說,「說說好玩嘛!幹嘛當真?」

你不在乎,不代表別人不在乎;有些人說,在乎那種事情很好笑,但是請這些人自己好好想想,如果你最在乎的事情被人家拿來當玩笑,自己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作為一個記者,除了求證,除了平衡報導,更應該思考寫下報導背後的動機以及社會責任,不是嗎?

這樣的報導,是要告訴大家更用力抵制這家餐廳,還是覺得業者很誇張,抑或是想要修理這家業者?

刀劍可以殺人,筆墨一樣可以。掌握公眾媒體的筆,更不能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城記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